酱酒体验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 > 休闲

可口可乐公司2021Q3财报:营收增长16% 亚太单箱销量增长3%

来源:可口可乐公司 2021-11-03 11:49:52

  10月27日,可口可乐公司发布了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

  营收100.42亿美元,同比增长16%,高于市场预期的97.52亿美元;

  经营利润为28.98亿美元,同比增长26%;

  净利润为24.75亿美元,同比增长42%;

  每股收益为0.65美元,同比增长18%,高于市场预期的0.58美元。

  销量方面,全球单箱销量同比增长6%,高于2019年同期水平,主要受发展中市场和新兴市场驱动。亚太市场的单箱销量同比增长3%,追平2019年同期表现,主要受中国和印度市场驱动;从品类看,可口可乐和风味汽水引领了亚太市场的销量增长。

  在以价值计算的市场份额方面,可口可乐公司在非酒精即饮饮料市场的份额有所增长,居家和户外渠道的份额均有提高,整体表现优于2019年同期水平。

  “公司的战略转型让我们能有效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在特殊时期得以强劲崛起。”可口可乐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詹鲲杰(James Quincey)表示,“我们正上调全年业绩指引,以准确反映业务的良好增长势头。虽然全球市场复苏的节奏并不同步,但我们仍在持续投资,以推动系统的长期发展。我们强大的系统协同性和网络型组织正助力我们的品牌和市场释放更大潜力。”

  财报中,可口可乐公司上调了2021年全年业绩指引:预计2021年全年有机营收增速为13%至14%,高于此前预计的12%至14%;每股收益的增速上调至15%至17%,高于此前预计的 13%至15%。

  在财报电话会上,詹鲲杰进一步表示,业绩的持续改善得益于战略转型的顺利推进,战略转型有效推动了公司产品创新和营销效率的提高。“遵循这样的战略,我们正持续投资消费者喜爱的品牌和产品,且已初见成效。”

  中国市场方面,可口可乐中国本季度在品类突破、产能提升和品牌建设上均取得重要进展。

  持续推进“全品类饮料”战略,低度酒及低温奶品类迎突破

  在公司“全品类饮料”战略的推动下,可口可乐中国加速产品和品类创新,在经典的汽水、果汁和饮用水等品类外,为消费者在低度酒、低温奶和植物基饮料等品类上带来了新鲜选择。

  继6月推出托帕客(Topo Chico)硬苏打气泡酒后,可口可乐中国于9月再度推出一款酒饮——柠檬道(Lemon-Dou)日式柠檬气泡酒,加码低度风味酒饮。

  9月,可口可乐公司与蒙牛的合资企业可牛了乳制品有限公司宣布推出 “鲜菲乐”(fairlife)品牌,进军中国低温奶市场,为中国消费者带来全新的低温奶产品,促进中国乳品消费升级。“鲜菲乐”产品采用“UF纯化超滤技术”国际专利技术,具有原生高倍蛋白、原生高倍钙、零乳糖、保质期相对较长等诸多优点。

  此外,可口可乐中国的全资子公司粗粮王也推出植物基饮品——【植白说】燕麦乳谷物饮料,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丰富的植物饮料选择。

  加大在华投资建设,满足市场增长需求

  三季度,可口可乐中国两大装瓶合作伙伴——中粮可口可乐和太古可口可乐相继宣布在华投资扩容计划,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9月,中粮可口可乐饮料(山西)有限公司与山西综改示范区就中粮可口可乐山西新工厂项目正式签约。新工厂拟规划9条饮料生产线,年产能接近140万吨,预计2023年底建成投产,建成后有望成为山西省规模最大的饮料生产工厂。

  10月,郑州太古可口可乐扩容重建项目奠基仪式在河南郑州正式举行。该项目总投资额不低于9亿元人民币,是太古可口可乐迄今在中国区最大的一笔单笔投资,建成后的新工厂最大年产能将达到100万吨。

  可口可乐焕新品牌理念与包装,巧思设计融入“天下无废”可持续包装愿景

  9月底,可口可乐公司的旗舰品牌【可口可乐】发布全新品牌理念“Real Magic”,并推出其经典标志的全新呈现形式——“拥抱”标志(“Hug” logo)。全新品牌理念融入可口可乐对社会、世界日新月异变化的深刻洞察,呼吁大家向周围的人传递畅爽、振奋的积极精神。这是可口可乐自2016年以来首次焕新品牌理念,旨在增强与消费者的共鸣,连接年轻消费者。

  革新【可口可乐】品牌理念以外,可口可乐公司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包装升级,并在中国市场推出了全新包装的【可口可乐】产品。值得注意的是,全新包装新增了“回收我”环保标志,通过拟人的口吻增加与消费者的情感互动,鼓励消费者在饮用后对饮料瓶进行有效回收,使其循环再生。这是可口可乐公司践行“天下无废”可持续包装战略中又一极具创意的全球实践,旨在通过产品包装这一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媒介,传达饮料瓶循环再生的倡议。

食品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食品新闻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食品新闻网,使用本网作品的,请注明“来源:食品新闻网”。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食品新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本网会在第一时间处理。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141184391 邮箱:377585907@qq.com